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学为中心、素养导向”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探究——苏州工业园区景城教育集团小学体育联合教研活动

作者:@景城学校 发布时间:2025-05-15 点击数: 字体:A- A+

5月8日,苏州工业园区景城教育集团小学体育学科校际联合教研活动在景城学校顺利开展,本次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在体育学练赛一体化理念下的教学能力,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的与宗旨。围绕 “学练赛一体化” 展开,通过课例展示、评课和讲座活动,让教师们深入了解学练赛一体化的内涵与实施方法;掌握将学练赛一体化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的技巧;通过观课研讨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分享教师们的教学经验与创新实践;提炼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提出今后教研活动的建议。

水平一学生处于身体发展的敏感期,景城学校张兴持老师基于运动链理论设计,通过鳄鱼式(四足交替)、螃蟹式(侧向支撑)及蜘蛛式(三维爬行)等模式化训练,系统提升脊柱稳定性与对角运动链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核心力量和肢体灵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跨学科融合教育旨在将体育与多学科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东沙湖小学周福礼老师以 “我们一起去赶集” 为主题开展教学,让学生在锻炼时体验劳作、守交规、做垃圾分类,感受收获喜悦,强化安全与环保意识,实现从本体感知到意识形态的提升。


韵律组合,其特点是伴随音乐展现节奏明快、刚劲有力、舒展优美的动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美感、想象力和表现力等。娄葑学校蒋礼艳老师以劳动为主题,通过模仿小种子生长过程,让学生掌握跑跳步、侧点地、小碎步、并步等步法,同时结合生活劳动实际进行劳动情景的动作创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创造力。


新融学校颜玉芹老师的原地投掷沙包以彩色塑料袋和彩色沙包为器材,开展了趣味投掷练习。教师通过颜色分组和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和发力方法。彩色器材的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投掷距离和准确性练习中,学生不仅锻炼了上肢力量,还提升了手眼协调能力。

平衡能力是人体维持稳定状态的核心素质,是日常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基础。跨塘实验小学李格老师以“平衡与游戏”为主题,通过“小燕子成长记”情境贯穿教学,结合趣味游戏“飞燕换巢”,发展学生的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

排球传球技术是发展排球运动的一项关键技术、对提高组织进攻能力起到桥梁作用,景城学校的苗海燕老师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学练要求,在教学设计上层层递进、从手型、发力、传稳、传准、传高、传垫组合、比赛等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学练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为学生的排球运动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脚背正面运球是足球比赛中应用非常广泛的运球方式,也是运球快速推进的基础。陈骁老师这节课先让学生自主探究,辅以讲解示范,使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个动作的要领,同时有各种挑战、竞争,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各环节循序渐进,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了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评课环节,教师们围坐一起,各抒己见。在各校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各校小学体育教研团队成员踊跃发言,围绕新课程标准,共同思考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如何构思更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深入探讨如何落实好学练赛,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教师们收获满满。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来自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的金刚老师给大家进行《“玩中学”“玩中练”基本运动技能实践》的讲座,金老师从教什么、怎样教、怎么样三个方面与老师们分享一二年级的基本运动技能的教授经验与方法,同时从学练赛评一体化理念出发,将小学体育大单元的设计、实施方法倾囊相授,让老师们将新课标的思想有了具象化的实施路径。

此次景城集团校活动为老师搭建了成长的桥梁,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大家共同探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路,打造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幸福课堂。

 

一审一校:丁媛媛、王威

二审二校:李磊

三审三校: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