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区域动态>详细内容

人智协同 教研转型 ——记苏州工业园区初中物理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9 浏览次数: 字体:A- A+

9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初中物理“人智协同 教研转型”主题教研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顺利举办。园区教发中心主任叶鹏松、副主任戴小驹,教研中心主任物理教研员曹宏,区内各校物理骨干教师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是园区首次依托易加教研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参与的学科教研活动园区教研模式实现智能化、协同化、泛在化探索

0f425125da444c41af28f51a624c446a.JPG

教研转型,突破时空限制

星澄学校的陈玉弓、星汇学校游银丽老师分别执教《光的反射》。陈玉弓以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魔盒”为整节课的线索,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光的反射定律,并利用该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fbdf60830b534980ab1df5284c4926df.JPG

19c6506d758a4891bfaa40c24cb8b78c.JPG

游银丽从生活现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实验设计巧妙且操作性强。学生手脑并用,在实践与合作中深刻理解了知识点。课堂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莲花学校孙艳丽、西附初中许梦婷老师分别执教《动能 势能》一课。孙艳丽的课堂用“豆包”AI贯穿教学全程。新课导入时,AI以引导式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新知探究中,AI提供参考实验方案生成五维度评价表课后,AI研学任务引导学生探索海洋中的动能与势能。

f24ba555c12b41f0bac9f7d3d798b172.JPG

ed1d1f41323e4d2c8bd6205ab3d21589.JPG

许梦婷通过创设“射箭落杯”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能量概念。创新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将“木块移动”转化为直观的“小车动能”图像,化抽象为具体。首尾呼应课堂,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动能、势能的转化,充分体现了科技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魅力。

人智协同,创新评价模式

此次评课首次创新型地采用了AI智能课堂评价线下专家现场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AI系统提供的课堂行为分析、互动频率、知识点覆盖等数据,为教学反思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教师精准改进教学策略。线下专家们AI分析结果和自身听课感受为切入点,对课堂进行深度解读,为教师提供人文性和发展性的建议。

42b098b0182f488ca9c540abb2a28875.png

7abc2e4df01f4aeb867228fec600873e.jpg

81307f81065f47fda3c66b3679b61c1d.jpg

0119b7b68f8549a2b424d8d1668bfc6c.jpg

活动中,曹宏指导大家要深入领会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从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角度全面设计教学目标,坚持“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加强学习路径设计。通过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实施探究教学。要立足学科实际,突出物理学科重实验和思维的基本特点,创新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变革。

叶鹏松指出,本次活动是园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次生动实践,展示了园区AI智能课堂评价和线下专家现场评价深度协同教研的新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转型开辟了新路径。

9431db59411c4e71b6b72131d1d2c73f.JPG

期待在未来,园区教师能借助易加教研平台,打破教研的时空限制,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经验,为后续区域教研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