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教育益家>详细内容

融合教育新力量,助力神经多样性儿童融合共成长

作者:@博爱学校 发布时间:2025-04-13 点击数: 字体:A- A+

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主张人类大脑结构与认知功能的自然差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其本质并非需要“病理化干预”的缺陷,而应被视作社会文化多元性的核心价值。博爱学校依托二十七年的康复教育实践,创新性构建“医教体研”融合模式,在神经多样性框架下尊重特需孩子(如孤独症、ADHD、发育迟缓等群体)的认知风格、沟通方式和信息处理模式的差异,基于循证医学的精准干预和个性化教育策略,为特需儿童制定科学灵活且个性化的教育康复融合发展课程,让每位特需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不间断康复训练,实现全面发展。

634092ffea76450ca7da1177ec8c950d.png

75d727e6e9c545c5bf5ccdd3c1932226.png

625b1c4d55f4473b93a23d95c6bd58eb.png

感知运动类游戏课程

旨在通过身体运动和感觉刺激,促进儿童感知觉、肌肉力量、协调性、平衡感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发展。以游戏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学,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加强孩子的肢体控制协调能力,建立一定的同伴互动意识。课程帮助大脑整合多感官信息,减少行为问题。

语言游戏类课程

将语言学习与游戏化元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趣味性、互动性和挑战性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如听、说、读、写)。关键是在“有趣”和“有用”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理解、对话、情景化学习和自适应难度让特需儿童在沉浸体验中自然提升语言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和应用能力。

146c6d7d77ce437184ef3440b1d49cf8.png

624889473e4a4faa97d6c97f76eeeb1e.png

348a233746ac4753af28e23c34d54266.png

手部精细动作和专注力训练

针对特需儿童开展剪、折、贴、拼等基本手工技能训练,以及蒙氏OT、烙画、绘写等结构化活动训练,能够提升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视觉追踪、精细动作、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灵活性,提升注意力与专注力,同时培养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神经多样性儿童融合课程设计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拓宽学习路径,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心智特征和学习方式。社会的进步不在于追求同质化的标准答案,而在于鼓励和支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潜能,让“正常”不再是一个限制性的标签,而是一个激励人们探索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起点,让不同的心智得以在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一审一校:秦丽

二审二校:李玉莹、常宇琪、胡燕

三审三校:侯革英